2010年6月25日 星期五

南溪村-窯窯相望







南溪村 窯窯相望
家家戶戶建土窯 當地重要文化資產
〔記者邵心杰/東山報導〕即使許多地方都紛紛改以機器烘焙,取代傳統土窯烘焙龍眼,南溪村內幾乎家家戶戶都在果園旁搭蓋一座土窯,因此,窯窯相望的傳統聚落,成了當地最重要的文化資產。
每到夏季龍眼盛產期,全村拜寮點火,打開灶門,揭開長達1個月煙霧繚繞的烘焙季節,村民甚至在窯旁放上簡易折疊床,便於日夜照料龍眼的烘焙。
烘焙過程繁瑣細膩 龍眼乾風味獨特
南溪社區發展協會解釋,龍眼乾製作過程,分為採收、生火、脫粒、翻焙及剝肉,從樹上採收龍眼果枝,送到土窯分批集中處理,生鮮龍眼進入竹篾床後,再以砍掉的龍眼木做為柴火來生火。
因為火一生後,就須持續5、6天,不能中斷,也不能太旺或太弱,須憑長年經驗做調整,以免燒焦或火候不足影響品質及保存期限,所以這是一大學問,另柴火要使用乾龍眼柴,才有特殊香甜味,這也是一大要訣。
經熱煙慢燻一日夜後,被燻乾的枝條,即可以特製手耙脫粒,竹篾床上的龍眼也須定時翻滾,上下互調,以利火候均勻。
尤其去殼剝肉過程,仍得生起一盆炭火,上覆龍眼籽降低溫度及產生熱煙燻蒸,再將去殼果肉放在上面微溫加熱,這繁瑣及細膩烘焙過程,致使古法烘焙龍眼乾風味獨特,絕非機器烘焙所能相比。

文字引用處:自由電子報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6/new/aug/21/today-south8.htm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